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顾问团 >> 

天水市种业振兴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编辑: 来源: 日期:2022-11-23 10:43:30 点击量:3160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作为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良种,是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载体,也是改善农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产量、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最简捷的途径。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会议提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为了进一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的有效开展,我们对天水市种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发现了许多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一、天水市种业发展现状

 (一)种子产业发展不平衡,缺乏市场竞争力

天水市作为农业大市,种子产业市场潜力巨大。但产业发展不平衡,农业生产条件好,效益突出的县区或区域种子产销两旺,生产条件差,效益低的县区种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全市来看种子产业发展不平衡。比如,武山、甘谷蔬菜种子产业发展水平较高,清水、张家川畜牧种业发展相对较好,秦州、秦安在果树方面发展较快,其相关种业也发展较好。而对于效益较低的大宗农作物种子产业相对发展滞后,就农作物而言,对经营有利润的杂交玉米、油菜种子、蔬菜种子及马铃薯种子生产、经营的多,对微利的常规小麦、胡麻及其他特色等种子无人生产、经营。绝大多数市内种业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科研投入不足,以产销为主,经营产品同质性强,相互模仿程度高,专业化程度低,大多数经营效益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种子企业研发能力弱,发展缺乏动力

 天水市种子企业自主创新力量较薄弱,种子企业更多是充当销售的“中间商”角色,普遍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自主研发的积极性,加之品种选育需要的时间长、投资多、风险大,企业承受能力有限,导致我市种子企业普遍长期缺乏稳定的科研投入,种子产业的科技含量不高。据统计,我市生产上应用的品种,大宗农作物(小麦、油菜、马铃薯及部分果树)主要来源于我市农科所、果树所专业科研育种单位,其他蔬菜和特色作物主要靠引进,企业研发能力、研发成果明显处于弱势,发展动力不足,企业核心竞争力缺失。

  (三)创新主体不到位,品种选育科技含量低

受体制、机制和观念的制约,科研单位还存在着研究与市场需求脱节、信息不畅等问题,种子企业之间、种子行业的科研力量之间缺乏分工协作,多呈遍地开花分散发展的状态。从基础研究看,我们的育种单位对于面向社会的公益性基础研究,如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较为滞后,科研追求“短、平、快”。从应用研究看,投入少和育种资源分散导致技术创新很难形成,科研上缺乏统一布局和资源的有效整合,育种项目多在低水平重复,项目缺乏明确目标,以完成项目任务为导向,还存在脱离生产实际需要的问题,育、繁、推相互脱节,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且目前我市的品种选育还是以常规的品种间杂交为主,育种周期长、效率低,与外地区相比,在育种新材料、育种新方法和植物基因工程育种方面应用与推广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四)种子市场不规范,种子的商品化程度有待提高

种子市场不规范,个别农村零售市场,没有商标、没有包装、没有标注质量状况、没有使用说明或者标注不规范的种子还有存在,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提高种子质量和净化种子市场,又不利于农户合理地选择购买和使用种子。种子的加工和包装深度普遍不够,多数种子公司及多数个体和私营种子公司经销的种子大都只经过低水平的粗加工,通过精选、分级、包衣、包装的种子占的比重很低,制约了种子产后附加值的提高,阻碍了种子市场化、产业化的形成,致使种子公司即使有好的品种,也因为环节滞后,导致市场不好打开,价格提不高,效益上不去。

 (五)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影响种业发展

 由于近年来,城市规模的快速发展,各县区原有的良种场站大多数被挤占,即使没有被占用的场站,也失去了良种繁育的功能,另外,部分种子企业有一定的种子繁育能力,大多场所不稳定,带有一定的随机性质,不能保证种子的生产质量,不利于良种繁育体系的发展。

    二、天水市种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种质资源的挖掘、评价及利用方面

一是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创新不足,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较为滞后。目前我市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中只有以农科所、果树所为主及个别企业进行种质资源方面的研究,主要表现在种质资源的规模小、精准化鉴定不系统,优异关键核心基因挖掘数量少,育种核心技术创新不足,育种同质化较为严重,派生品种占比较高,原始创新品种少。同时,我们对已有种质资源的鉴定、利用率低,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尚未建立。

二是对种质资源其特性的精准鉴定和利用不足。对核心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和创新利用,从核心种质中挖掘出抗逆、高产等优质基因等方面,并未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从而在种业自主创新上拥有的话语权不多。
   三是现代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尚未充分融合。当前,世界种业正迎来以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发展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种业发达地区育种手段已实现常规育种、生物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融合,而我们仍处在以杂交选育为主的常规育种阶段。研究多、论文多,育种应用少。这些成为了我们育成更多突破性农作物品种的制约因素。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是:育种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商业化育种体系不健全。

    (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当知识产权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后,人们开始知道专利、商标、商业秘密、著作权等是体现了权利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但农业领域的知识产权,却还游离于公众的视野之外。尤其是对农业科研、生产、销售等产业链上的知识产权问题缺少梳理,认识不清,相关产品在市场竞争上没有体现出权利人所拥有的权利,权利人的发明创造性劳动没能得到尊重,其创造性价值也没能体现。

    一是在科技管理理念层面,对科技成果缺乏知识产权管理思想和意识,特别是知识产权战略管理意识,没有把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利用和转移作为科研和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撑。

    二是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普遍认为农业科技成果研究的对象是动物和植物,服务的对象是广大农民,成果获得的周期长,相关因素复杂,保密性差,直接经济效益低,从而忽视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工作。

    三是大部分科研人员只埋头搞科研,对自身拥有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不关注、不重视,只重研究、重论文、重评奖。

    四是在科技管理政策方面,对如何处理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关系的导向上存在偏差,对国家、省部级设立的科技进步奖,均承认其权威性,而对取得的专利权、品种权、商业秘密等重视程度不够。虽然有些单位也制定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取得专利权、新品种保护权给予项目资助和奖励,但由于在落实工作中存在经费问题,而成了纸上谈兵,削弱了科研人员对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的积极性。

    (三)种子生产繁育与经营方面

1.种子市场准入门槛低,种子经营机构数量多,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个别的还资质不全。《种子法》规定全面放开种子经营市场,有明确的生产、经营准入条件,但实际情况是良莠不齐。我市现有种子企业及相关合作社近200家,大多数经营企业效益低,缺乏市场竞争力。这些种子经销企业经营大多追求利润高种子销售,比如杂交玉米、油菜种子、蔬菜种子及马铃薯种子,而对微利的常规小麦、胡麻等种子无人生产、经营。同时,由于市场准入门槛低,假冒伪劣种子时有出现,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

2.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没有自身品牌,市场竞争力弱。许多种子企业自身没有科研人员和育种条件,主要经营科研单位育成的品种,企业依附性强,专业化协作水平低。一是经营品种少,没有自己的品牌,经营寿命短;二是经营领域专而窄,企业经营要素配置极不合理,缺乏躲避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缺乏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直接影响了种子企业的运营。

3.种子市场监管技术和手段落后,监管不到位。我市目前种子质量检验设施还不完善,检验手段落后。种子检验始终是以检测种子发芽率、种子纯度、净度为主,无法进行种子生活力、指纹图谱、分子标记技术测定,难以对种子质量进行全面检测,阻碍了现代种业发展的通道。

4.缺乏试验示范及推广经费。由于缺乏专项试验示范及推广经费的投入,新品种引种数量与种类不足,试验布点少,代表性不全面,试验研究的进展缓慢,缺乏试验推广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适应性、代表性也难以体现。因此,新品种推广示范工作受到限制,对许多新、优、特农作物品种得不到全面的了解,造成现有推广品种匮乏。

5.缺乏固定的试验示范场所。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全市各县区的良种场站,大多被挤占,缺乏固定的试验示范场所和良种繁育的基地。

6.救灾种子贮备十分困难。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和良种繁育场所,无法进行救灾种子的繁育、调运和贮备工作,遇到自然灾害束手无策。并且现有仓储设施陈旧,年久失修,遇雨渗漏,不能确保救灾种子的安全储藏。

7.无法开展转基因种子监管。转基因技术对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转基因作物会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而我市转基因种子检测目前尚为空白,给我市种业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

三、我市振兴种业的应对策略

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也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核心变量。要尊重育种科研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重点要在种质资源、知识产权、科企合作等方面寻求突破。

    (一)加强种质资源的挖掘、评价及利用

  一是充分利用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实力种子企业的优势,加强对现有核心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和创新利用,从核心种质中挖掘出抗逆、高产等优质基因,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加以保护,从而在种业自主创新上拥有话语权。二是加快引进和创制新的种质资源,作为储备丰富农作物资源库。三是在加快启动实施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建议优先启动突破性优良品种培育工程、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及功能性基因的克隆与保护工作,尤其是在品质改良方面,应注重优质与高产的协调、优质与抗病的协调。

    (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1.强化领导层知识产权战略意识

    要做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就必须做到领导重视,部门负责,保障投入。领导干部要明确知识产权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并给予人员、资金、实验设施全方位的大力支持。要将优势产业、优势专业加以整合,提高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2.加强农业知识产权培训

    通过对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和战略知识的培训,提高领导层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战略意识,以及管理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深入开展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和学习,提高广大农业科研人员和管理者的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意识,将他们的观念转变到市场经济的轨道上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减少无形资产的流失。

    3.加强农业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意识

    加强农业科研人员和管理者的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意识,充分认识农业科技成果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改变和加强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工作意识,要充分肯定知识产权在市场竞争上的重要性,要充分体现出权利人所拥有的权利,权利人的发明创造性劳动要得到尊重,其创造性价值能够充分体现。对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予以表彰和奖励,并作为他们晋升职称和工资的标准之一。

    (三)科企合作与种子生产经营方面

    1.加大对种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我市种子产业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多数企业正处于成长阶段,综合实力还不强,目前面临市场竞争形势,必须要加大对种业的扶持力度,实行积极的产业发展政策。对具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种业龙头企业,要在政策、信贷、科研立项、基础建设、资源配置和技术等方面优先给予支持。培植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种子企业,使我市种业的竞争力有一个实质性提高,在保障我市农业生产安全,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中发挥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继续实施种子工程建设,重点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品种改良与繁育基础设施、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品种区域试验展示中心等公益性、基础性项目的建设,提高天水市的宏观调控和监管能力,使我市的种业发展跃上新的台阶。

    2.构建“企业+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良种联合攻关机制

  围绕主要农作物和特色作物,可以实施良种联合攻关行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瞄准现代农业生产关键需求,统筹利用种质创制、品种选育、试验测试、展示评价、示范推广等多方资源优势,逐步突破限制品种的光、热、水、肥、土等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尽快筛选推广一批满足市场迫切需求的突破性新品种。

3.培育壮大种业企业,实现高端引领的产业化发展

  可以遴选发展后劲足的创新型种子企业,建设一批商业化育种中心,强化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生物育种技术产业化应用。改善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提升种子生产加工能力,加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良种推广补贴力度,为种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4.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紧密合作

 要解决创新主体错位问题,育种企业和科研院所要形成创新共同体,推动育种人才、技术、资源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扶持优势种业企业,加快育种资源、人才、技术在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的按需流动。要培育帅才型的育种家,有效整合科研资源,加快核心技术攻关。要弘扬企业家精神,用好“看不见的手”,打造种业领军企业。

  5.树立品牌意识,完善营销策略

品牌是一种市场价值,是市场创造力,是扩大市场业务、获取利润的有力工具。一个种子企业,要想有竞争实力,必须制定完善的营销策略,树立自己的品牌,让广大客户接受,得到社会的认可。比较看来,我市种业品牌与其他国内的种子企业相比差距很大,起步晚、品牌意识不强、打造品牌力度不够,造成品牌效益低下,因此,打造种业自主品牌,提高种业核心竞争力,是我市种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我市的具体情况来看,树立品牌、完善营销策略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抓起:一是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和营销队伍,加强对自己产品的宣传;二是严格把关,保证企业经营种子的质量,以质取胜,树立品牌;三是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包括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等,以此来占领市场,赢得客户。

    打好种业翻身仗,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种业振兴,培育壮大种业企业,实现高端引领的产业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提出打赢种业翻身仗到部署推进种业振兴,中央对种业的重视一以贯之。本质上,种业振兴是农业科技的振兴,是种业企业的振兴,既是科技问题也是市场问题。推进种业振兴,既等不得、慢不得,也慌不得、急不得,要尊重育种科研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步步深化、久久为功,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最终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作者:宋建荣    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