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顾问团 >> 

天水康养产业发展要走好六条路子

编辑: 来源: 日期:2024-09-06 09:40:44 点击量:164

天水康养产业发展要走好六条路子

 

 康养产业是以健康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将健康、养生、养老、体育、文化、休闲、旅游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服务人类全生命周期的综合型新兴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覆盖全生命周期,实现从婴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全面维护人民健康;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康养产业对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天水生态气候良好,文旅资源富集,康养条件独特,发展康养产业面临良好机遇。天水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文旅农康融合发展试验区目标任务并做了全面部署。把发展康养产业作为建设文旅农康融合发展试验区重要举措,努力把天水建设成为独具魅力、富有特色、业态多元、功能完备的康养城市重点要走好“六条路子”:

一、坚持发展温泉康养天水地热资源丰富,目前开发利用的有麦积区街子温泉、清水县汤浴河温泉和武山县汤沟温泉,已形成集温泉沐浴、休闲养生、生态旅游于一体,住宿、餐饮、娱乐、购物、会务等综合服务的新型温泉康养与旅游度假景区。要把温泉康养作为康养产业发展的重点,在品牌宣传、综合项目开发、优化服务质量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提升知名度和吸引力,带动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联合开发建设。由市县区政府牵头主导,各温泉旅游点参与,建立健全合作共建机制,制定总体开发建设规划,统一对温泉地热资源进行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合力推进温泉地热资源共建共享。二是强化项目带动。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突出规划引领,深入挖掘温泉地热资源优势,精心谋划开发一批温泉康养产业示范项目,培育发展一批康养产业新业态,延伸温泉康养产业链条,走立体型开发、循环式利用、产业化经营的开发利用道路,推动温泉康养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做精。三是优化发展环境。市县区水务、自然资源部门要积极与省上相关部门对接,协调办理温泉疗养院的相关证件,确保正常运营;市县区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交通路网建设,开通市区县城至温泉疗养院的公交线路,方便城乡居民康养消费。四是大力宣传推介。全方位、多渠道加强温泉地热资源包装策划和宣传推广,在重要交通枢纽区域和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活动,加强同周边客源市场的互联互通,积极吸引外地游客体验消费,着力提升天水温泉康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温泉康养产业的市场占有率。

二、大力开发森林康养天水自然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超过36%,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林基地。近年来,天水市成功创建为省级森林城市,初步形成了森林康养、森林旅游、森林体验、休闲娱乐、科普研学等功能相对齐全的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小陇山林区占麦积山风景区总规划面积的86.7%,是发展森林康养的重点区域。在保护林区的同时要加强开发利用,坚持区域一体化理念,加强协调合作,在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方面形成合力,共建共享。一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在城乡道路建设、水电网改造等项目建设中,统筹小陇山林区森林康养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提高小陇山林区森林康养水平。二是加大区域合作力度。进一步强化区域合作机制,在确保管理权属不变,森林资源安全保护的前提下,采取资源共享、统一经营、合作共赢的方式,建立共同参与、利益共享的管理运营机制,促进大景区森林康养高质量发展。三是健全交通运输网络。开通麦积山大景区到麦积植物园的旅游观光车(电瓶车)线路并形成环道,疏导核心景区游客压力,延长游客游览时间,提高大景区收入;对景区内酒店工作人员和入住客人建立车辆免费通行机制,为发展餐饮住宿业提供便利条件。四是共同打造康养品牌。把小陇山丰富的森林康养资源纳入天水市文旅康养宣传大局,全方位宣传营销、整体推介,实现线路互通、资源共享、联动发展,有效提高小陇山森林康养品牌知名度。

三、积极推动医养结合天水市积极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全市建成医养结合试点单位44个。65岁及以上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指导率88.67%。要着眼于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立足破解医养结合面临的困难问题,坚持部门协同、对症下药、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大力推进全市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一是鼓励支持医养合作。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健全协作机制。支持医疗卫生机构为协议合作的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确保入住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不断提升养老机构医疗保障能力。动员社会资本依托现有大型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医养结合护理型养老机构。二是转变乡镇卫生院职能。针对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闲置、农村养老机构严重短缺现状,探索将乡镇卫生院改建为以老年人养老和医疗相结合的康复护理医院。加大老年人医疗、康复、护理专业技术人员引进和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三是推进中医药保健养生。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和名医堂等工程建设,做优做强中医特色优势专科,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广清水县发展中医保健产业的做法,打好中医治未病特色牌,以中医养生馆为突破口,加快发展医养结合,带动中药材产业发展,把康养及大健康产业打造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四是完善医养保险体系。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及中医药养生馆等康养机构,符合条件的经申请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管理,积极推广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不断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大力推动商业保险公司发展多样化保险产品,形成具有多层次可持续的长期护理保险保障体系,有效减轻养老人员的经济负担。五是推行智能化管理。建立信息化平台,应用随身携带的寻呼定位设备和智能卡,对全市老年人家庭照料状况和生活自理程度动态跟踪,及时便捷地提供全方位专业服务。推广互联网+”居家社区养老和旅居养老服务模式,建成统一的居家养老平台,提供助医、助餐、家政、日间照料、健康管理等服务。

四、建设现代化康养城。近年来,省城乡发展集团发挥全省文旅康养产业链链主企业的优势,投资开发建设运营天水麦积康养城项目,建成全省首个会员制CCRC康养项目,宜居、宜养、宜宾、宜修、宜游的五行康养之城,功能完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康养胜地。要动员各方力量,全力扶持麦积康养城建设运营,打造成为全省康养产业发展示范区和排头兵一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坚持因势利导,规划先行,依托麦积康养城,打造东柯养生谷,沿东柯河布局三甲医院、学校等,形成康养产业集群。二是培育康养示范项目。以麦积康养城为主体,联合有实力的医疗机构、金融保险机构、互联网企业等业态,培育打造医养结合、产融结合、智慧型康养产业示范项目,引领全市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拓宽扶持渠道。将麦积康养城纳入麦积山大景区旅游线路,享受景区套票优惠政策。将麦积康养城列入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劳模)疗养、培训教育基地和大中专及中小学教学实践基地。利用市县区融媒体等新媒介,广泛宣传推介麦积康养城,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促进文旅农康融合近年来,天水市围绕建设文旅农康融合发展试验区,抢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文旅融合发展机遇,积极建设以文旅为主线、农业为基础、康养为辅助的田园综合体、旅游度假区等文旅农康融合发展项目,这些文旅农康融合项目成为城乡居民消费的热点和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亮点。田园综合体和旅游度假区要把康养产业作为建设的基本内容,与文旅深度融合,真正打造文旅农康融合发展基地。一是彰显康养功能。建设康养设施,规范行业标准,提升服务质量,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二是补齐文化短板。健全报刊阅览、文艺演出、体育锻炼等文化设施,丰富园区文化生活。三是完善管理机制。成立田园综合体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建立管理制度,统一负责园区管理;选聘懂管理善经营人才,或引进专业管理运营团队,规范高效运营;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技能,提升服务水平。四是加强内外联动。科学合理布局园区业态,实现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一条龙式服务,方便游客消费体验;加强田园综合体或旅游度假区之间的横向协作,资源信息共享,形成各具特色发展格局。五是提升基础设施功能。畅通市区通往各田园综合体和旅游度假区的道路,提高畅通能力,开辟公共线路,投放公交车辆,方便游客进出。完善星级厕所、公共停车场、临时休息场所和消防安全等设施。公安交警、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节假日期间景区周边交通、摊点、商铺等疏导监管,努力维护良好的旅游秩序。

六、探索传统村落康养近年来,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思路,天水市积极开展传统村落保护、管理、利用等工作,基本具备了进一步开发旅游和发展康养产业的基础。要统筹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工作,将发展康养列入重要内容,超前规划,多措并举,推动传统村落走出发展乡村康养新路子。一是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引导社会资本下乡,吸纳当地有院落、土地的村民入股,组建股份制公司,负责传统村落康养及旅游开发运营。二是完善旅居配套设施。抓住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契机,打通旅游民宿点道路连接,建设旅游厕所、停车场、生活超市、药店等生活配套服务设施,为康养度假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体验。三开展丰富多样的文旅活动。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将当地人文典故、乡土民俗、传统工艺、非遗产品、传统体育活动等融入康养旅游范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和康养产业互动发展。五是规范乡村康养运营管理。积极培育本土服务人才与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并通过引入外来专业运营团队,探索专业化、品牌化、规范化康养旅游民宿运营管理模式。促进康养旅游民宿智慧化管理,不断强化数字化赋能,提升信息登记、常规服务、特色体验等智能化水平,为民宿实施精准营销与客群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陈     天水市科技顾问团成员、甘肃省人民政府

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甘肃省核地质二一九大队高级工程师

      刘卫明    天水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四级调研员

      胡雅娴    中共天水市委政策研究室《决策参考》编辑

            天水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决策咨询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