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协资讯 >> 

这个“小院”不简单

编辑: 来源: 日期:2024-11-25 09:29:59 点击量:53
一架架无人机盘旋在绿油油的马铃薯田上空,进行疫病防治

5000平米育种大棚里,马铃薯原原种苗长势喜人
广阔的田野上,机械化种植正助力农民高效迎马铃薯的丰收
这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
全程运用现代管理马铃薯生产的一幕幕场景……

图片
无人机喷洒防治

图片
“小院”专家观察马铃薯种苗长势情况


图片
机械化种植

布拖县是一个位于大凉山深处的高寒山区半农半牧县,当地彝族群众祖祖辈辈以马铃薯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过去,由于当地群众缺乏技术,种植粗放,造成品种退化、产量连年下降。

图片
过去,由于种植粗放,品种退化,产量下降

六年前,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团队来到这里,他们克服困难,扎根一线,聚焦马铃薯产业发展,依靠科技创新与服务,全力做大布拖马铃薯产业。

图片
“小院”成员查看马铃薯出苗情况

如今,布拖县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布拖乌洋芋”马铃薯品种,从农户种植产量仅500公斤/亩左右,到“科技小院”研究生种植的5亩示范田产量已提升至约1500公斤/亩。通过“科技小院”带动马铃薯产业链发展,创造了超过5亿元的产能。

图片
现在,科技小院助力喜获丰收

近日,《四川省布拖县马铃薯科技小院减贫案例——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多方协作案例》荣获“第五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减贫案例。

图片
入选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科技小院如何助力山区小土豆撬动了一个大产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又有哪些创新实践?

,时长01:42


研究生与彝族老乡比赛种马铃薯





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成立于2018年,是中国农技协首批授牌的四川5个科技小院之一。作为以科技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探索,“科技小院”由各省科协组织农业院校开展,高校教师担任首席专家,硕士研究生为主力军,常驻农村。

从成立开始,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在马铃薯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王西瑶的带领下,一群四川农业大学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们埋头田间,从育种、栽培、贮藏、销售、科普、推广等方面破解当地马铃薯产业难题,支撑起一个小小的“土豆王国”。

图片

专家、领导深入田间见证了科技小院研究生种植的布拖乌洋芋亩产3000斤


布拖县曾是深度贫困县,生活条件艰苦。科技小院成立之初,团队在农户走访调研时看到“很多农户吃的都是发芽了的土豆。”“有的农户很大一块田最后只收了一筐土豆。”大家立志改变这一落后局面,提升布拖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图片

贮藏技术落后


为此,科技小院团队成员铆足劲奋力培育优良种薯,撰写科学种植手册,充满信心地开始推广种植技术和新品种。可是跑遍了布拖县十几个乡镇、几十个村,基本没什么效果。

图片

走村入户进行情况摸底

村里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文化程度不高。起初,村民对他们并不信任:“我们在村里种了一辈子地,你们城里人怎么懂得种地的事。”

悉心培育的种薯没人种,高产栽培方法没人用,这该怎么办?

为了获取当地农户的信任,科技小院团队决定把马铃薯试验田搬进农户家、搬到示范区,用团队的种薯和栽培技术,与老乡自己种的马铃薯比赛,让村民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图片

试验播种

从播种开始到晚疫病防治期、收获期……科技小院团队在生产的关键时段每天守在地里,有时连饭都搬到田里来吃。引种到布拖县的“川凉薯10号”等土豆品种,平均亩产达到了6000多斤。丰收后,科技小院的名字很快就在大凉山区传开了。

图片

喜获丰收


据了解,截至目前,有80余名专家、博士、硕士研究生先后来布拖“科技小院”服务工作,长期入驻研究生达50人,撰写工作日志2100余篇,累计150万余字,形成了“布拖乌洋芋”调研报告、晚疫病无人机统防统治建议书及多篇论文。

图片

撰写的实践心得、工作日志


一届又一届的科技小院学生正扎根希望田野,把论文写在大凉山区的土地上,为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

图片

科技小院博士研究生邓孟胜以马铃薯块茎休眠萌芽调控为基础,发表一区SCI文章


图片

硕士研究生李昕昀等创作的马铃薯贮藏研究文章获“中国马铃薯优秀论文”




高科技“曾爷爷”撬动一个大产业




农业要发展,科技得先行。


在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的组培室旁,有一座占地5000平方米的玻璃育种大棚。

图片

育种大棚实现物联网管理

大棚里绿油油的马铃薯苗育苗池整齐地排列着,棚内已实现物联网管理,可随时监测温度、湿度等。翻开育苗板,通过气雾栽培繁育出拇指大的小马铃薯原原种,镶嵌在长长的匍匐茎之上。

图片雾培繁育出的马铃薯原原种。图片来源:新华社


马铃薯原原种是什么?为什么要如此精细地培育它?

布拖县是马铃薯生态优势区,有非常独特的乌洋芋品种资源,口感突出并且富含花青素,商品价值潜力巨大。然而,由于自留种连年种植导致品种退化,病虫害多、产量低。受科技水平的限制,村民们不知道怎么防止它逐年退化。

破题的关键在种源。原原种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种薯的生产性能。马铃薯原原种就像是种薯的“曾爷爷”,用马铃薯原原种能够在高海拔繁殖出第二代的原种,再繁殖出第三代种薯。

在政府、学校、企业等多方力量的支持下,科技小院团队收集当地特色资源乌洋芋,建立布拖“原原种—原种—生产种—商品薯”四级薯生产体系,繁育出的优质原原种,为当地种薯“脱胎换骨”,马铃薯产量增加30%以上。

图片

政府、学校、企业等多方力量支持


2022年,布拖马铃薯原原种已从2018年的100余万粒,到近1000万粒,单项产能在1000万元以上,育种能力已足够满足全县21万余亩马铃薯脱毒种薯需求。

图片

雾培产量翻一番


据了解,自科技小院成立并开展工作以来,探索“科技小院+”的发展模式,重点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并研发配套技术系统,引领传统马铃薯产业向现代马铃薯产业转型发展。

图片

“科技小院+”模式图


团队创新了特色马铃薯良种、良繁及优质高效高产栽培,与西南混作区马铃薯周年轮套作生产模式配套的种薯绿色轻简化壮芽调控、安全贮运控芽保鲜等多项技术。

这些技术可将种苗、种薯产量提高25%,效益提升30%。精准调控种薯休眠期与贮藏期匹配,萌芽期与播种期匹配,出苗快、齐、壮,齐苗缩短12天,壮苗率提升30%。

图片

种苗培育


同时,小院团队指导建立了5个基地,成功登记马铃薯1个地方品种,引进了12个新品种、5项新技术和3套新模式,显著地提升了布拖县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为当地马铃薯种植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图片

发展村集体经济

此外,科技小院从马铃薯全产业链的角度对布拖进行了规划帮扶,不仅对生产技术进行优化,还助力建立加工厂、健全电商市场营销等,小土豆撬动实现全县产业提升产能5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蛋蛋”。

图片

“科技小院”+国际合作




以“四零”模式将技术成果推广到彝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产业长远发展,技术推广、科普当先行。


在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的实践中,团队成员发现,技术研发或许并不是最难,难在将在技术成果推广到彝区。

为此,科技小院团队深入县、乡(镇)、村,针对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中急需的实用技术,开展马铃薯产业技术培训、指导马铃薯示范基地建设、培育马铃薯种植科技示范户等。

图片

开展产业技术培训


可是,他们发现来参加培训的怎么多是妇女和儿童?不少人还听不懂汉语。

图片
推广实用技术


为此,科技小院团队把课堂、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以“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的“四零”模式为农民提供科技培训和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图片

“四零”模式为农民提供科技培训和服务


为了加强沟通,他们主动和当地的年轻人交朋友,一边学习语言,一边通过他们来宣传科技种植技术。

针对一些农户不懂汉语的情况,制作了彝语马铃薯种植科普视频、科普展板,同时进行现场指导。

图片

抖音、微信推送


科普无人机飞防技术、马铃薯组织培养技术、马铃薯雾培育种技术、马铃薯田间栽培技术……科技小院团队将全省科协系统打造的科技(科普)智能服务交易平台作为线上科普宣传主战场,辅助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相关科普小知识、科技小院的日常动态。

图片

英文博客投稿


截至目前,已开展培训200余场次、现场技术指导800余次,提供马铃薯等作物栽培手册2000余份,培养科技示范户30余户、农技人员120余人、本土人才1528余人。
  

图片

科技小院助力布拖县农技协恢复建立


随着农户生产问题的逐步解决,科技小院服务模式也逐步演变为“科技小院+”的模式,形成了推动布拖县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发创新+成果示范推广+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的有效闭合,依靠科技集成与创新推广,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兴农本土人才与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实现了“做好一个小院、带动一个产业、辐射彝区一大片”的成效。

图片

被评为十佳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

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的成功实践,正是我国千余个科技小院扎根基层、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图片

快乐科技小院

据统计,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指导下,近年来全国已有140余所涉农高校陆续建立了1567个科技小院,7000余名研究生和教师等长期扎根乡村开展服务。

他们正通过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在一片片充满生机的沃野,释放出科技强农的巨大能量。

图片

1800亩流转土地成为马铃薯原种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