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党建工作 >>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须持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24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号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新的光辉篇章,为做好新时代文艺文联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指明了前进方向。
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高度重视运用先进思想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持不懈推动文化建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集中体现,是对中华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和科学把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唯一正确道路。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能力,在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全面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
旗帜指引方向,理论引领道路。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课题,是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对包括文艺事业在内的文化建设有着深邃思考,在地方工作期间就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理念,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实践。在正定,他与作家贾大山结下深厚情谊;在宁德,他关心指导电视音乐片《山海的交响——闽东抒怀》的创作;在浙江,他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发展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指导推动新时代文艺工作,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出席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和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多次寄语广大文艺工作者,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回答了关乎新时代文艺长远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不仅包含了许多创新性观点、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还教给我们正确的立场、实践的路径、科学的方法论,为新征程上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擘画了美好蓝图,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文联组织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雄兵劲旅所在,是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在新的起点上,中国文联要始终高举习近平文化思想旗帜、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广泛团结凝聚文艺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讴歌时代、服务人民,在文化强国建设上有更大作为、显更大担当。必须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坚信笃行、好学能文,从历史纵深把握其发展进程和演进路径的一脉相承,从哲学维度把握其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筑牢文艺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思想根基。要强化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紧密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和文艺工作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聚焦当前我国文艺事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高站位、精准发力、主动作为,通过教育培训、采风创作、汇演评奖、理论评论、志愿服务、对外交流等各方面务实举措,让文艺园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呈现出繁花竞放的生动景象。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